納瓦拉王國

此條目 需要擴充。 2016年4月18日 ) ( |
纳瓦拉王国
Reino de Navarra
Naffarroaco Resuma |
|||||||||||
---|---|---|---|---|---|---|---|---|---|---|---|
824年—1620年 | |||||||||||
|
|||||||||||
![]()
納瓦拉王國 (1194-1234)
|
|||||||||||
![]() |
|||||||||||
首都 | 潘普洛納 | ||||||||||
常用语言 | 巴斯克語 、 拉丁語 、 奧克語 、 法語 以及 卡斯蒂利亞語 | ||||||||||
宗教 | 羅馬天主教 、 基督新教 結盟宗 (胡格諾派) | ||||||||||
政府 | 世襲君主制 | ||||||||||
納瓦拉国王 | |||||||||||
• 1004-1035
|
桑喬三世 | ||||||||||
• 1154-1194
|
桑乔六世 | ||||||||||
• 1194-1234
|
桑喬七世 | ||||||||||
历史时期 | 中世紀 | ||||||||||
• 起義對抗
法蘭克王国
|
824年 | ||||||||||
• 更改國號
|
1004年 | ||||||||||
• 卡斯蒂利亞併吞南部
|
1512年 | ||||||||||
1589年 | |||||||||||
• 北部併入法国
|
1620年 | ||||||||||
|
|||||||||||
今属于 |
![]() ![]() |

1463年失地
上納瓦拉 :1512年失地
阿爾布雷家族 領地
富瓦家族領地
下納瓦拉
法國历史 |
---|
![]() ![]() ![]() |
历史系列条目 |
![]() |
納瓦拉王国 (西班牙語: Reino de Navarra ; 巴斯克語 : Naffarroaco Resuma ;法語: Royaume de Navarre ),原名 潘普洛納王国 ( 巴斯克語 : Iruñeco Resuma ),是一個控制 比利牛斯山脈 大西洋 沿岸土地的 歐洲 王國。
王国历史 [ 编辑 ]
在 中世纪 早期,纳瓦拉自治区居民以 巴斯克人 为主。位于 埃布羅河 和 加龍河 之间的土地叫作“ 巴斯科尼亚 ”,在卡斯蒂利贵族统治之下被联合起来。在 穆斯林 入侵和 查理曼 的 法兰克帝国 扩张之后,这片土地被分裂,并最终于九世纪时形成了两个主要的王国 卡斯蒂利亚 王国和 潘普洛納王国 。经历了 封建制 ,并受到它的强大邻居 阿拉贡 、 卡斯蒂利亚 和 法国 的影响。
6世紀的 伊比利亞半島 在西哥特人的統治下沒有發生地震式的政治事件。伊比利亞半島上的國王們在保留羅馬的舊有行政方式上比 墨洛溫王朝 統治者們更成功些,特別是在估稅和收稅方面。他們在統治早期比 墨洛溫王朝 缺乏一個宗教方面的重要優勢,因為信奉 亞流派 的西哥德統治者與信奉 天主教 的西班牙-羅馬人以及 猶太教 臣民在信仰上並不統一。
711年4月29日,「塔里克的山峰」 塔里克·伊本·齐亚德 帶領剛皈依伊斯蘭教不久的 柏柏尔人 軍隊在 直布羅陀 登陸,開始一連串的征服行動, 瓜达莱特战役 不是一次孤立的 柏柏尔人 袭击,它是一系列跨过 直布罗陀海峡 的柏柏尔人突袭的延续,这些突袭者在之前已洗劫了伊比利亚南部的几个城镇,可能自705-706年征服 丹吉尔 以来,柏柏尔人就开始了骚扰。
711年, 贝提卡 的 公爵 罗德里克 在 瓜达莱特战役 战败并被入侵的 穆斯林 杀死,其遗孀 埃吉洛娜 据传与西班牙的第一位穆斯林总督 阿卜杜勒·阿齊茲·穆薩·努賽爾 结婚。 西班牙 被 伊斯兰教 将领 塔里克·伊本·齐亚德 征服,此时另一个国王 阿基拉二世 统治了 西哥特王国 的东北部 巴斯克 ,他与罗德里克的关系尚不明確。 阿基拉二世 的硬幣據調查比罗德里克的要多,調查結果尚在領土部份兩人沒有重疊,西哥特王国可能在曾被分為兩派統治。从后来的中世纪基督教编年史中推断, 罗德里克 的前任维蒂扎对犹太人的温和政策引起了反对,導致 罗德里克 跟 阿基拉二世 發起政變。
由於兩人的嚴苛統治,導致伊比利亞半島上的 犹太人 摩尔人 巴斯克人 替 倭馬亞王朝 軍隊部队提供了帮助。穆斯林著作《 轶事集 》记载, 考拉·亚胡迪 统领着一支由犹太人和柏柏尔人组成的混合部队,在作战中表现出色。 [1] [2] 穆斯林胜利之后,犹太人占据了多个城市,甚至被穆斯林委托驻守 塞维利亚 , 科尔多瓦 和 托莱多 。 [3] 历史学家汤普森说:“无论 西哥德人 迫害犹太人的理由是什么,这都导致了发起迫害的人的彻底灭亡。” [4] 但是,《莫扎拉比编年史》并未记录犹太人参与了穆斯林。
778年,法蘭克君主 查理大帝 南下進軍受挫,他率領兵將穿過 龙塞斯瓦列斯山口 回朝时,遭到巴斯克人 伏击 。778年8月15日傍晚,造成法蘭克軍隊大量的損失,包含數位最重要的貴族成員,以及輜重的被掠奪,可能其中有所有穆斯林在 薩拉戈薩 進貢的黃金。攻擊方在成功後,巴斯克人乘著夜晚的優勢逃跑了。
824年,巴斯克人独立建國,以 庇里牛斯山 為界卡斯蒂利亞、潘普洛納和阿拉貢、 索夫拉韦 、 里瓦戈尔萨 (後來的阿拉貢王國)和帕拉斯成為擁有巴斯克人口的主要區域實體,當地的 巴斯克地區 領導人 伊尼戈·阿里斯塔 加冕為 潘普洛納 國王,並領導了反抗 法蘭克 區域政權的鬥爭,所建立的国家到905年改称为 纳瓦拉王国 。
费尔南多二世 征服了 伊比利亚半岛 上的最后一个 伊斯兰教 国家 格拉纳达 (1492年),从而结束了西班牙历史上的 收复失地运动 。
1509年,费尔南多以攝政名義架空自己的女兒卡斯蒂利亚女王胡安娜並將其囚禁。费尔南多於1512年後吞并了納瓦拉王國的南方領土( 上纳瓦拉 )並宣稱繼承納瓦拉王位,達成西班牙全境唯一的實權君主,從而使西班牙全境政治達成統一,1516年费尔南多死後,胡安娜的長子卡爾以與母共治的名義繼位,即 神聖羅馬皇帝卡尔五世 ,因而建立了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並為了獨攬大權繼續將胡安娜囚禁至死。1524年上纳瓦拉成為西班牙統一王國的一部分。期間納瓦拉的北方( 下纳瓦拉 )以 庇里牛斯山 為界,依然保持獨立,仍稱納瓦拉王國。
母亲为纳瓦拉女王 胡安娜三世 ,父亲为 波旁家族 纳瓦拉配国王 安托万·德·波旁 的 納瓦拉的亨利 於 三亨利之戰 取勝(1585-1589年,有的說法是1584-1593年;三亨利指:亨利三世、吉斯的亨利、納瓦拉的亨利)成為於1589年成為法國國王,使得納瓦拉王國與法國成為 同君聯合 ,1620年被正式併入法國,納瓦拉的剩余部分被整合进 法国 。
亨利即法国 波旁王朝 第一代君主亨利四世,他的四世孙后来成为 西班牙国王 ,即 费利佩五世 ,创建了西班牙的波旁王朝。
1833年,西班牙君主不再自称纳瓦拉君主。
参考文献 [ 编辑 ]
相關索引 [ 编辑 ]
|